新民向新!
这些天,长春新民大街街区正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关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即将开放,咖啡馆、甜点屋、汉堡店等陆续开始营业,有望助力街区“活起来”“火起来”。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程项目,北起解放大路、南至新民广场,全长1445米。“14”寓意为抗日战争十四年,“45”寓意为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沿新民大街一路南行,新建的公交站亭,口袋公园,新式座椅,穿林栈道,以及两侧黑松掩映中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单位,都能让人感受到新意。
色彩之新。“新民大街的步道地砖选青色和锈色相间进行铺设,公交站亭以深咖色为主色调,庭院灯形状中植入长春市市花君子兰,在多种时空交织中,呼应出时代的发展。”参与此次设计的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公园城市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炎说,新民大街方案编制期间,多次咨询国内权威专家,广泛征求权属单位及市民意见,经多轮修改论证,形成由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整治提升方案。
设施之新。“这种新型座椅,不仅能供大家休息,还能通过其上的太阳能蓄能装置,为大家提供充电服务。这些都是用心做好服务的细节。”长春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夏翊说,朝阳区致力于让服务成为“风景”,在这条1445米长的街路上,朝阳区配备了80多名服务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全天候提供“无感式”的高效保障,“不打扰,随时在,让大家像回家一样温馨自在!”
场馆之新。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建而成,现分为三个区域,A区为主要展陈区域和游客服务中心,B区是特展区域,C区是多业态区域。“未来,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将成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入口、游客的集散地、长春历史文化的讲述者。”伪满皇宫博物院学术研究部主任王昊说。
历史建筑承载着历史,矗立在当下,也连接着未来。焕新升级不是单纯地建新或修旧如昨,而是为了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要带来活力,盘活资源,激发动能,促进发展。
“新民大街的蝶变,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更是对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探索。”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金勇表示,作为城市文旅的新地标、新原点,新民大街串联起众多历史地标,共同构成了城市历史核心区,绘就了长春“一心一带两翼”全域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格局。
与此同时,长春市朝阳区也形成了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中轴线”,串联桂林路商圈和红旗街商圈,“一轴两翼”都市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技术焕活。“让建筑可互动,历史可阅读。”在新民大街的每座文物建筑前,设有二维码,通过扫码可直观地看到这座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前世今生。作为智慧化导览系统的一部分,通过三维复原、全视角AR导览、实景漫游等信息技术,让建筑可观可感,让历史可知可传。
业态焕活。“街区充分挖掘沿街资源,开发了城市漫游中心、青年文化社群中心和艺术商业中心三大板块。”长春市朝阳区旅游管理中心主任陈玉晶介绍,“这里引进了吴彦祖咖啡、蛋魂蛋堡、三旬糖水、马尾咖啡等特色甜(饮)品店,打造了言几又书店、宋洋美术馆、言木茶书院等特色文化体验空间,满足游客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需求的全新旅游方式。在整条街吸引了29家特色品牌入驻长春,其中有13家在东北是首店落位。”
空间焕活。如今的新民大街两侧,绿地和口袋公园给市民和游客移步换景之感。街路沿线13处院落拆墙开放,释放出4.5公顷绿地。新增13个口袋公园,每个公园皆具特色,草籽填充步道缝隙打造“会呼吸的街道”。“过去空中交错的拉网式线缆一去不返,口袋公园和绿地让人目之所及便觉心旷神怡。”附近居民刘孝远说。“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再到文旅融合,‘城市文化客厅’的打造为未来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李炎说。
铭记历史,保护文物,向新焕活,推动发展……
新民大街两侧这些回到人民手中的历史建筑,见证和参与了长春市、吉林省以及新中国教育、医疗、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将继续见证和参与着……
90岁的刘伟来到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伪满国务院旧址)旁的口袋公园拉琴,纳凉的市民围上来,在一片叫好声中,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每天8点多来,练习一个多钟头就回去,以前这里破破烂烂的,现在多好,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那么好。我要为这次的保护提升工程点个赞,要理直气壮讲好历史故事,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刘伟说。
街路美了,去处多了,场馆好了,通行畅了……新民大街在“向新”“焕活”中做好了“将火”的准备。
围绕新民大街,长春文旅将推出10条主题线路,包括“历史探秘之旅”“自然野趣之旅”“产业寻踪之旅”等特色产品。《长春故事》研学课堂、AR实景导览等创新服务将同步上线。特别开通两条旅游公交专线,精心打造的“春城漫游”双层观光巴士串联全市数十处历史建筑与核心景点,全方位展现长春历史文化风貌,让移动车厢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流动舞台。
正式开街日期间,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还将推出“新民漫游计划”系列主题活动。7月5日至6日,围绕特色巡游、互动演绎、新民市集、集章打卡,用20个小时的精彩内容、118场创意活动、21处沉浸场景,将新民大街打造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剧场”,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
7月5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将正式开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着游客们和市民们亲身去体验、去感受、去记忆……